2022年11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眼科学术会议召开。期间,“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成果发布会也同期成功举行。
本次研究发布会暨学术交流会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魏世辉教授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张文芳教授联合担任会议主席。
魏世辉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在2018年苏州全国眼科会上,我们学组的专家第一次讨论了氢溴酸樟柳碱的NAION研究方案,2019年该项目启动,历时三年,克服疫情因素带来的影响,完成了全部病例入组任务,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完成了文章撰写,文章即将发表与全国眼科同道见面,感谢大家的努力和付出。
张文芳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氢溴酸樟柳碱治疗NAION的研究,将推动NAION的治疗和我国神经眼科的发展。
解放军总医院魏世辉教授团队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杨沫教授详细解读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案、研究结果、研究结论。
杨沫教授提到NAION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氢溴酸樟柳碱是中国原创的左旋单体化药,可通过血眼屏障直达眼底,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该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设计,全国16家中心共纳入有效病例24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溴酸樟柳碱片1mg,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2-3个月,随访6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组在治疗后1月、2月、3月和6月各个随访时间段视力和视野均显著优于相应时间段内仅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视盘水肿较对照组消退得更快;在所有接受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的患者中,仅有2人出现了可能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仅有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副作用而退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使用氢溴酸樟柳碱的安全性。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李志清教授做了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学术报告,并分享了氢溴酸樟柳碱的临床应用,认为氢溴酸樟柳碱改善微循环的功能使得能够改善糖尿病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痉挛等疾病的功能预后。
参与项目的医院代表,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的孙传宾教授、陕西省眼科医院的王海燕教授也参加了讨论。两位教授分享了项目研究的情况,以及临床使用樟柳碱的应用体会,期待开展更多研究。
会议最后,魏世辉教授再次对大家为研究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同时,希望神经眼科学组专家在各地加大对多个创新研究成果和指南的宣讲力度,由此真正提升我国神经眼科的诊疗水平,解除患者病痛。
成一制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莨菪种植、加工和莨菪产品生产基地。氢溴酸樟柳碱是莨菪的核心产品,左旋单体中国原创化药,将持续为我国神经科学、神经眼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人:冷为军